“当下中国文化漠视普通人生活,使每个人都生怕自己平凡”
“我是小明,草根小明一枚”“对于生活,我想对两会说……”
知道谁在代表你么?是否投过票?许多神回复值得回味和思考。
“总书记是一个一个回应的。我们每个人发言中谈到的问题,他都作了回应。”回忆起下午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的场景,廖昌永代表印象深刻。
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全团审议。8位代表先后发言,习近平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时插话。
令代表们惊喜的是,在审议最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用了整整25分钟时间,逐个回应代表们提到的问题。
开着龙头拖地,永远拖不干净
“最近网上流行一段四分钟不到的动画视频:被关进笼子的欲望。”上海市监察局副局长花蓓代表,特意以动画视频作为开场白。
花蓓认为,要让老百姓看到,这个笼子不是临时造上去的,而是已经生根落地,这就需要从源头上、制度上用改革和创新的方法来持续巩固和推进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上海人有一句话,开着水龙头拖地是永远拖不干净的。”她表示,关键是从源头上关紧水龙头,建立长效机制。
花蓓解释,长效机制的具体要言,就是“管好钱”和“用好权”。管好钱,即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问题,要通过“制度加科技”的方式,把公共资金从源头上管好。“用好权,不仅是行政审批改革放权、限权、分权,更需要优化权力、简化权力,把设置和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样我们的晒权、亮权、权力清单才没有盲区。”
让花蓓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在回应中,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典故。总书记表示,八项规定带有“徙木立信”的作用,让人看到风清气正的希望。但现在的一些不正之风、顽症,很容易反复,所以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能让它反弹,除了制度的笼子外,首先要把习惯养成,善做善成;要讲纪律,不做稻草人。
花蓓回忆,总书记还打了个比喻,“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故要防微杜渐。”在她看来,无论是“徙木立信”,还是养成习惯,关键是要有决心和恒心,将八项规定坚持推进。
改革因地制宜,要全面总结
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代表的发言,介绍了松江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甜酸苦辣:“我们用了5年多时间,终于把这件事做成了。”
为了这次发言,盛亚飞特地带来了研读多次的中央一号文件,上面作了不少笔记。“我特别赞成一号文件提到的‘确权确股不确地’,确权确地应该确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而不是确到农民名下;确到农民名下的,应该是股份。”他说,“为此,就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盛亚飞告诉总书记,松江把1956年以来的当地14个镇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的劳动贡献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摸清了57万多农民的股份和家底,进而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为什么要说这些?不是为了汇报工作,我想告诉总书记,产权制度改革,其实是农村改革的核心,牵涉到中国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
建立在集体经济制度基础上的产权制度改革何以关键?“我给出了四条理由:第一,集体经济是农村最重要的所有制形式,体量大,资源多;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始形态是股份合作制,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比较清楚;第三,当前农村集体运作中,因产权模糊带来的问题特别突出,比如经济运行不规范,具体经营管理往往少数人说了算;比如政企不分现象普遍,导致农村集体经济成了腐败现象的高发易发问题,影响干群关系农村稳定;第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可以有效解决伴随农民离土和土地升值带来的农民利益保护问题,及离土农民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
盛亚飞回忆,自己详细介绍了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体会和问题,总书记听得十分仔细。盛亚飞说,“进行类似的改革尝试的,不止松江一家。我呼吁中央有关部门总结全国各地的经验,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总书记对此坦率回应,他强调,土地改革应当因地制宜,全国的情况千差万别,中央有关方面要好好总结。”
故事讲得好,比道理生动
“社区里的老百姓知道我又要来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了,左一个托,右一个说:别忘了替我们说说心里话。”朱国萍代表回忆。在总书记面前,她特地讲述了几个真实的百姓故事——
小区里一位居民,过春节时家里小孙子生病了,抱到上海儿科医院去看病。按平时状况,不排上个300多号、等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就别想回来。可是没想到,过去之后这边刚拿了号,那边就马上叫号进去就诊了。照这位居民的话说,“真正享受了一回公共医疗资源”。
还有的为让孩子上名牌学校,千方百计买学区房、找关系、弄户口,压力山大,实在吃不消,“为什么老百姓会活得这么累?问题就在于大城市社会公共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大家为了抢夺有限的优质公共资源才如此无奈。”
让朱国萍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仔细记下了她讲的故事,还说“故事讲得好,故事比道理生动”。
“总书记非常坦诚地与我们交换意见,”朱国萍回忆总书记的回应:“他说,公共资源均等化是长期任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也要看到,公共资源均等化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谈了自己的相关体会后,总书记告诉大家,“我们一方面要加快调整公共资源的结构布局,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区域性的公共资源如何相互协调。”朱国萍说,总书记的一番话,让她增强了做好基层工作的底气。
“我要继续用小故事推动大工作。”朱国萍说,正如总书记所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在期待发展成果惠及基层、夯实基层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尽好力、履好职。在日常的社区工作中,社区干部面对老百姓五花八门的心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很多还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事,但不能因此有任何的推脱和敷衍。
“尤其是现在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我们要在加强学习、认清形势的同时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跟上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让和睦互助充盈社区,我也会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对基层干部的鼓励及时带回社区,大家一起努力,把社区共同建设好、维护好。”
坚持梦想,才可能实现梦想
“我有点紧张,平时都是唱给大家听的,今天得说了,但愿我说得不比唱得差。”发言之初的开场白,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歌唱家廖昌永代表引来大家的笑声。他没有准备现成的讲稿,却在笔记本上写下满满几页纸的手写提纲,“要说一说真心话”。
“‘中国好声音’啊,‘我是歌手’啊,这些节目很火。我看了,觉得办得很好,也挖掘出了一些优秀的音乐人才和作品。但是也有些可惜。”廖昌永感到遗憾的,一是类似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二是所有当红的节目全部属于流行音乐范畴,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中国好戏曲、中国好歌剧、中国好民乐,也能像这样大力度来推?”
来北京前,廖昌永仔细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廖昌永告诉记者,这令他感到“很受鼓舞”,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要创作出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的、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歌剧和中国艺术歌曲”。
他告诉总书记,上海音乐学院正在创排一组名为“上海三部曲”的歌剧,以《一江春水向东流》、《家》、《日出》三部经典文学作品为底本,希望用歌剧来重现历史风貌,并且对当代产生启示。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上海音乐界也有意结合上海历史人文推原创作品。
廖昌永回忆,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呼应了传统文化问题。“总书记说,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他讲得很有意思,说你们到西部去听那些土话,整理出来,都是文言文呢,都能从古书里去找到源流。我们树立核心价值观,也要从传统文化里去找精气神。”
作为音乐家,廖昌永还谈起了他的中国梦:“上海不断上演世界一流的歌剧、交响乐。什么时候,我们自己创作的歌剧,用中文演唱,也能像在西方的舞台上成为保留剧目?”在总结讲话时,总书记特地提起了这个梦。
“他说廖昌永讲的,真是个梦想,这个是要追求的,我们要有信心,就跟我谈中国足球一样,虽然看上去比较遥远,但要有梦想啊。”廖昌永回忆,总书记的话引发了大家的笑声,也令他特别感动:“他说有了梦想我们才会努力,坚持了梦想才可能实现。”
环保不是“让我做”,而是“我要做”
“要从发展的方式和本质来把握环境问题。如果不从源头去把握,就始终走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循环。”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代表在审议中说,目前,长三角的联动机制已经启动,上海已把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和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其中50%的削减靠结构调整来实现。下一步,要在制度设计和完善上,更加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原则。“在保障能源发展需求的同时,又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更好,这个我们要继续研究。”
在张全看来,除了对排放、环境破坏要考核和问责外,对源头的盲目发展也要加大考核和问责,这是双管齐下。他建议,尽快出台对各级政府绿色GDP的考核制度体系。
总书记很关心上海环境治理的现状,和张全有不少对话,比如问上海PM2.5治理的情况、锅炉减排方面的现状等等。张全一一作了回答。
张全说,第一,要高度关注环保产业的发展。不要认为环保是烧钱的事,从长远上看,综合效应是好的。国际上有测算,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设施,带来1∶1的环保效应;而如果从源头加大投入,在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减少原料的消耗,这样会带来1∶2、1∶3的环保效应。第二,要加强社会监督。政府要加大信息公开,企业也要加大公开力度,以便于社会各方监督。第三,要严惩后果,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和司法力量,把非常恶劣的排放行为定为犯罪,加大处罚力度;并逐步引入公益诉讼制度,让环境破坏者得以重赔。
“总书记说,环保问题不是‘让我做’,而是‘我要做’。”张全说,总书记分析了环境治理的迫切性,一方面是倒逼,大家的意识在增强、认识在提高,感觉到这事非做不可;另一方面,环保问题是发展阶段绕不过、躲不开的事,而我们要加快步伐,度过这个阶段。张全对总书记说的“治理空气污染要有定力和努力”这句话印象深刻。治理雾霾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一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要保持定力。
国企改革要浴火中重生
“我在国企41年,国企搞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上海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代表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上海也出台相关措施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目标很明确,措施也很明确。”
审议中,陈戌源讲了不少自己在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情况,并提出了建议。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从近些年的发展中也尝到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甜头,我们从2006年整体上市到现在,整个净资产翻了一番,利润也基本翻一番,职工收入也翻了一番。”陈戌源建议进一步发展好混合所有制,不能只是“蜻蜓点水”,而是要加大推进混合所有制整个政策配合。
此外,他还建议进一步研究推进职工持股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更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到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职工持股这种制度。我讲的职工持股不是高管持股而是员工持股。我们最近也在研究今年怎么把职工激励计划转化到职工持股计划,建立更加有效持久的职工激励机制。现在要做这个工作就感觉到法律、规定几乎没有,去年证监会出台一个讨论意见,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我建议中央相关部门是不是能出台一个员工持股的规范性意见。如果没有意见就让企业先试,试完再来总结。”
“现在国企改革既面临很好的发展,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压力来自于社会,更主要来自于我们自己怎么把国企搞好。”这次发言,陈戌源对国企发展提出的多条建议中,有一条是他提给自己这样的“国企经营者”的:“国企的负责人一定要担当起社会责任。国企领导人一定要不为薪酬所动,不为私利所惑,不为风险而退却。一定要以国企发展的良好成果取信于国家,取信于社会,取信于老百姓。”
对此,总书记的回答也让他印象深刻。“总书记说,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但他强调,国有企业加强是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不思改革,确实要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在推动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这些话,陈戌源记下了。